首页>产业 > 生物医药 > > 正文

我国科研团队揭示先天巨结肠发病机制

2024-05-07 10:20:05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吴纯新 通讯员 田娟 评论:0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冯杰雄教授与湖北大学刘志华教授合作研究,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构建了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发育的时空分子图谱,揭示了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机制。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发育细胞》杂志。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疾病,发病率在1/2000—1/5000之间。以往研究表明,肠壁肌间和黏膜下神经丛内缺少神经节细胞,导致肠段失去正常蠕动功能,进而形成肠梗阻,但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受访单位供图

  为更加深入地探索这一问题,研究团队通过对小鼠不同发育时间点及不同肠段组织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精细地描绘肠神经嵴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及分子图谱。通过分析,他们发现了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的高迁移性、增殖性和较高的细胞可塑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与肠道微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相互作用。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不仅与其他未分化肠神经嵴细胞相互作用,还协调了胃肠道中不同细胞类型的发育和功能。

  此外,研究团队利用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进一步揭示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与肠道细胞发育之间错综复杂的协调关系。研究指出,一些分子在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迁移过程与肠道其他细胞的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表达信号受损时,将影响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的迁移、调控的基因表达,可能导致先天巨结肠发生。

  冯杰雄表示,此项研究对进一步完善肠神经嵴细胞的发育过程,阐明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免费av网站产业导报、永久免费观看美女视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永久免费观看美女视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免费av网站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
扫描添加 中国免费av网站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